“慢设计”作为当代西方流行的一种新的设计观念,它的出现是基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在满足设计产品功能性的同时,更强调人和身边世界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且要求家具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具备耐心、谨慎、深思熟虑的态度,从而真正体现作品的精神文化内涵。本文提出“慢设计”希望能通过对消费的反思来增加人们对物品或环境的体验,建立可持续的设计观和设计理念,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持续发展服务。
“慢设计”作为一个渐渐兴起的设计理念,最早由瑞士建筑设计师阿特利·彼特所提出。目前被公认的“慢设计”定义,是指针对目前人类文明进化速度过快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心理、能源等众多社会危机和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对现有设计模式的重新思考,力求用“慢设计”的设计方式缓解当下为了满足经济、政治、风格、时尚、奢侈等需要的“快设计”模式弊端。“慢设计”响应了慢生活的精神理念,崇尚绿色和自然环保,追求舒适和高品质生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当一系列的慢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全球共识的价值趋势,“慢设计”也在成为我们的家居环境的新风尚。
“慢设计”是指更注重家居环境的居住适宜性、以人为本而进行的慢生活设计。 “慢设计”并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设计理念。它强调设计师在设计创作中应处于一种平和、放松、随性的感知状态,即遵从内心最率真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会以一种令人惊讶又可亲的形象展现出来,它就像一首古老的慢歌,触摸人们内心最容易被感动的情结,使人忘记时间的流逝,感受生命刹那的静穆。从某种意义上说,“慢设计”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创作出来的设计作品,它的样式或许让人惊奇,但它的内涵却意味深长。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有人以说话、做事快慢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和做事态度。而处于生活节奏和竞争激烈的现代都市,人们更是看重快速和高效,但快慢往往会存在冲突,做事速度的加快自然会导致出差错的几率也增加,高效很多时候会沦为泡影。尤其在深圳这种快节奏前沿大都市,每个人都是那么匆忙,人们每天的生活和工作都像永不停转的陀螺,偶尔歇下脚步,一时半会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不知所措,其实一味地追求“快”并非好事,会错失很多人生乐趣和美好。或许高效率的生活和工作会大大提高社会的物质财富,但是,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不高。在生活上和工作上人们忙于或被迫赶着快节奏生活和工作,早已忘却了享受生活。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严重忽视了情感的存在,片面地追求物质财富,无法为心灵找到可以停泊的港湾。换个角度, “慢”也并非停滞不前、无所事事、不求上进,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精致、效率。恰恰相反有时“慢”会对效率要求更高,专业性要求也更高。
正如摇滚巨星约翰.列侬所言:“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生活中太多的喧嚣和浮躁,让许多人在这忙碌的世界上手脚不停。这就好象旅行,旅客乘汽车匆匆忙忙地过去,没有什么时间回头,或者停一停脚步,欣赏一下风景。结果,这原本丰富美丽的世界,在我们眼中只剩下匆忙、紧张、劳碌和忧愁,心灵上的沉静与悠然已经变成了一种奢望。”有一个墨西哥寓言更是发人深省:“一个人突然停了下来,别人问他为什么,他笑着说道,走得太快,灵魂落在后面了,我得等等它。”如果一切都以速度至上,以“快”作为做事和工作好坏的衡量标准,则会使人变得越来越麻木,对周围的事物也会逐渐失去探究的兴趣,失去对生活的鲜活体验,乃至失去对新事物的创造力。然而对生活的感动和体验,才恰恰是生活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这也正是各行各业设计师创作的源泉所在,正如花朵的茁壮成长需要水、阳光和富有营养的土壤那样,设计师也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感知外界的动力,体验接触的过程与想象的空间。
“慢设计”理念的兴起最初是针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对物质的过分追求和过度消耗造成了人类资源和心灵上的匮乏。当今,人们的物质拥有是前所未有,但满足感和幸福感却并没有因此而增长,消费主义倡导的快速消耗、快速购物,无形之中导致了人们对新事物无限膨胀的追求,令大众总认为最好的东西是下一个,这便使人们失去了对现在拥有物品的珍惜。设计依靠着消费主义,看似“红红火火”的发展着,但是设计的最初意义和责任却渐渐被设计师和大众所忽视。因此“慢设计”倡导的设计理念鼓励设计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而不是跟着变换的时尚或满足市场经济需求。“慢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对环境无害和能源节约,多考虑未来世界的需要而不仅是为了商业利益,以消耗后人的资源代价来过分充实当下人们生活需要。“慢设计”希望能通过对消费的反思来增加人们对物品或环境的体验,建立可持续的思考方式学习大自然,重视日常生活和人在设计中的体验,以此来调整设计的中心,家具设计并不是仅仅为高科技和消费主义服务,家具设计需要试着去贴近使用者,成为民主的设计;“慢设计”还提倡在公共领域进行可持续设计。“慢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设计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机会,而不威胁人类的发展。